现代煤化工是宁夏的优势产业。如何高效用煤,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坚持科技赋能,深挖煤炭产业潜力,推动煤炭从燃料到化工原料的深度“蝶变”。
走进宁夏煤业双马矿,厂区绿意盎然。通过集控室的电子大屏可以清晰看到井下采煤现场,只见清仓机器人、履带式搬运车、胶带机巡检机器人等20套智能装备在采掘工作面构建了“自主移架+记忆割煤+集中控制”场景,实现了采煤行业从“人控”到“智控”的跨越。
“采煤工作已从挥锹抡镐的体力活,变成了用电脑远程操控的技术活。”双马矿矿长孔令成说。通过采煤机等设备的多机协同,截割效率提升了20%,综合自动化率达到95%,开采效率提升了30%以上。
安全高效采掘的煤炭正源源不断地供应下游产业。在井下开采实现智能化的同时,宁夏煤业将科技创新延伸至煤炭深加工领域。
烯烃二公司聚焦先进操控系统建设,提高生产效能。2017年,烯烃二分公司聚合车间聚乙烯装置率先安装了APC先进控制系统;2024年6月,聚合车间聚丙烯装置上线了APC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提前控制、自动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
烯烃二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智瑞介绍,比如装置需要增加20吨负荷,过去需人工调整各工序指标,而现在只需将需求输入APC系统,计算机便会分析装置几年的运行数据。
截至目前,烯烃二公司已完成先进控制系统、风险预警系统等14个智慧化工自建项目,建成智能点巡检系统,实现了生产装置运行的高度自动化和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得益于这些智能化系统,该公司装置的“黑屏操作”率(指系统无需人工干预自动运行的时间占比)已达到85%,大部分时间处于自动运行状态,最长“黑屏操作”时间达76天,员工人均夜班休息时间增加2小时以上。
从井下机器人到“黑屏操作”,宁夏煤业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提升了煤炭开采的安全性和效率,更推动了煤炭产业链的升级转型,为传统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范式。
版权所有: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管理:信息管理部技术支持:神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110401300070号 京ICP备10032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