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黄河,蜿蜒流淌,源源不断地将生命力量注入到宁夏川、黄土塬。在贺兰山、六盘山的环抱中,造就了“塞上江南”生机盎然、天地和谐的美丽画卷。
黄河东岸,宁夏煤业梅花井矿百米井下,采煤机旋转钢筋铁骨的齿轮,将滚滚乌金从煤壁截割出来,通过皮带送到地面、装上火车。
23公里外,宁夏煤业煤制油公司年产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通过现代工艺,将煤炭转化成各类高端油类、化工品、新材料等清洁低碳产品,进入千家万户。
2025年,宁夏煤业荣膺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全面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建设,大力实施煤炭清洁低碳生产,推进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现代工业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场景正是今日宁煤的真实写照。
不让一滴废水排入黄河
在宁夏煤业水务公司化工水处理车间,该车间党支部书记张纯朴指着国内规模最大的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告诉记者:“这里离黄河只有20多公里,我们是宁夏煤业煤化工园区生产的最后一关,化工废水回收到这里,深度处理成好水,复用于生产。”
黄河流域宁夏段,分布着煤化工、煤炭基地,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是宁夏煤业主动担负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
宁夏煤业水务公司负责公司生产单位的水资源供应、相应水处理等业务,总占地面积20.1万平方米,相当于28个足球场的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是国内首家大规模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主攻化工废水、矿井水处理,解决了园区内煤化工企业废水治理问题,做到煤化工废水闭路循环,使宁夏煤业煤化工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废水零排放的大型综合工业园。
与此同时,从南到北,宁夏煤业12个矿井水处理厂、23座供排水泵站一同发力,对矿井水及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复用到生产上,并通过实施“南水北调”,将红柳矿、石槽村矿富余的矿井水通过管网输送至化工园区。“随着矿井水复用量的显著提高,煤矿已实现生产、绿化全部使用优质矿井水。”水务公司经理刘向东表示。
2024年,宁夏煤业矿井水复用量达2600万立方米。如今,宁东地区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紧锣密鼓,投用后,将进一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处理后的矿井水实现了综合利用,还给海子井湿地公园南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资源补充。宁夏煤业不仅加强对海子井湿地的生态保护,还引进适生林草品种,夏秋之时,南湖周围鸟语环绕,芦苇成荫。
从管水、治水,到生态保护齐头并进,宁夏煤业用行动保护了母亲河,建设了美丽家园。
节能降碳实施综合治理
作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用能大户,宁夏煤业坚持贯彻落实节能减排战略,全面启动“无废企业”建设,开启综合治理道路。
公司大力推进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与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合作建设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将煤制油化工园区排放的二氧化碳有效捕集、液化,用于油田驱油和煤矿灭火。一期工程50万吨/年项目已于2024年9月投产,其中,每年有10万吨工业级液态二氧化碳用于灵新、羊场湾、金家渠等矿。一期工程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450万棵或近3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
在羊场湾矿13采区液态二氧化碳气化站,该矿副总工程师康新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我们井下采用液氮防灭火,成本高、效果一般,现在采用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生产的二氧化碳,以煤化工板块产生的固体废料粉煤灰替代黄土灌浆、施工高位钻孔灌注水泥和水玻璃等综合防灭火方案,矿井防灭火形势明显改善。”
节能降碳是煤化工板块的重点,公司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体系,深入开展节能降碳监察,全局谋划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在固废综合利用方面,任家庄矿建成全国首套固废充填示范项目,将煤矸石、粉煤灰、气化渣等固废,经过破碎、掺配、混合,送到矿井采空区进行固废充填,实现产业链煤基固废综合利用率96%。煤制油化工公管公司实现了国内气化滤饼工业化掺烧利用“零”的突破,累计利用气化滤饼7万吨。
一路走来,宁夏煤业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实现绿色生产;一手抓新产业培育,新能源建设全面推进,化工耦合实现深度节能。煤化工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32%,主要污染源全部达标排放。
走进甲醇公司合成二车间,机器运转、生产繁忙,空气中闻不到一丝异味。经过长期深入治理,煤化工企业全部做到了废气“零排放”。
烯烃二公司合成氨装置现场干净整洁,看不到任何煤尘粉尘,这得益于智能生产和绿氢替代。“每引入1立方米绿氢,相当于减少0.829公斤标煤消耗。”烯烃二公司储运车间工艺副主任邱少刚看着电子屏上的数字说,“2024年9月,国华投资清水营制氢厂的光伏绿氢顺利并入烯烃二公司合成氨装置,全线打通了电—氢—化系统。6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累计引入310万标方,相当于替代了约2569吨标准煤。”宁夏煤业用绿氢替代灰氢、绿氢制绿氨,以氢换煤、绿氢消碳,从源头上降低煤化工能耗和碳排放。2024年,烯烃二公司被授予国家能源集团“无废企业”示范单位称号。
除此之外,以光换煤、绿电减碳,通过开发绿氢配套光伏、自备燃煤机组清洁替代光伏、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三类共计11个光伏项目,达到深度减碳的目标。2024年,宁夏煤业购买绿证366万张,意味着全产业实现100%绿电消费。
绘就贺兰山下美丽画卷
在宁夏北部,巍巍贺兰山延绵二百多公里,像一道屏障,阻挡了北下的风沙和寒流,保护了多种多样的生物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宁夏煤业确立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工作思路,生产到哪里、复垦绿化到哪里,系统部署矿区生态屏障。截至目前,已停止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的一切采掘活动,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方针,分阶段、分区域、分标段全面实施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
近年来,相继完成汝箕沟矿区红梁、大峰、卡布梁等采区关闭退出,实施了排土场、渣台区域和矿区进出通道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贺兰山再披绿装,岩羊、马鹿等野生动物重现踪迹。贺兰山深处的汝箕沟矿区、白芨沟矿区花红柳绿、景色怡人。目前,白芨沟矿已被纳入宁夏回族自治区“绿色矿山”名录。
从“煤矸石”到“没”矸石,宁夏煤业加强煤矸石综合利用和沉陷区治理,启用煤矸石加工制作生态环保砖项目,推进矸石山生态恢复。目前,公司所属各矿矸石山全部复垦绿化,昔日飞沙走石的黑山头如今绿树成荫,成为了花园、果园、职工休闲观景纳凉的幸福基地。
近年来,宁夏煤业加快建设以“美丽矿山、美丽化工、美丽场站”为核心的美丽宁煤,实现开采、治理、复绿“三同时”。2024年,公司累计植树造林面积40亩,种植各类乔木3700株,宁夏煤业的“绿色版图”正在不断拓展,二十多座矿厂已成为二十多座花园。梅花井矿等8对矿井保持国家级“绿色矿山”标准,枣泉矿等6对矿井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绿色矿山”名录,实现公司生产矿井绿色矿山建设全覆盖。
看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从戈壁变花园,张纯朴感慨万千:“当我们把处理过的矿井水引入海子井湿地公园,看着候鸟归来时,才真正读懂了绿色发展的意义。为了保护好母亲河,保护好生态,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我们要好好干,让山更青、水更绿!”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贺兰山下、黄河岸边,在这片曾经荒芜的戈壁滩上,一座座花园工厂不断崛起壮大,见证着宁夏煤业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宁夏煤业以绿色工厂为笔、以节能减碳为墨,播种着绿色的希望,绘就了一幅现代工业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这不仅是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一份承诺,更是对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份贡献!
版权所有: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管理:信息管理部技术支持:神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110401300070号 京ICP备10032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