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2时,狂风裹挟着黄沙在宁夏大地呼啸肆虐,天地间一片昏黄,能见度骤降至200米以下。此时,西部创业宁东铁路公司调度所内灯火通明,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的风速数据揪紧了现场每个人的心。面对这场极端天气的考验,宁东铁路以“早预警、早排查、早处置”为行动准则,在300多公里的铁道线上展开了一场与风沙的“硬核较量”。
“此次大风可能造成设备倒伏、异物侵限、行车视线受阻,各单位必须把安全责任压实到每个岗位!”4月10日接到气象预警后,宁东铁路立即召开应急部署会,全面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各专业部门迅速制定极端天气处置预案,针对高处作业、吊装作业、列车防溜、道口安全等关键环节逐一明确管控措施,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责任链+防控网。
在配煤中心车站,配煤中心车站负责人做了战前动员:“Ⅱ场、Ⅲ场、Ⅳ场重点检查停留车辆防溜;化二区作业远离堆码货物,发现杂物立即清理;调车组作业中加强瞭望,降低速度,一旦发生危及行车、调车、人身安全的情况,果断停车!”话音刚落,数十名作业人员已迅速分头行动。
强风卷起的砂砾打在人脸上生疼,配煤中心车站负责人带领调车组人员猫着腰,在铁轨间来回穿梭,逐个检查停留车辆的防溜装置。这位有着20多年工龄的老铁路人反复叮嘱:“每个防溜铁鞋都要用脚试几下,手制动机多拧几圈。咱们多一分严谨,安全就多一分保障。”
11日中午1时,工电段检修现场,测风仪突然发出警报:“风速5级!”作业负责人立即叫停正在信号机上检修的职工:“高处作业马上停止!”3名作业人员迅速撤离后,大家又对设备螺栓进行二次加固。这是公司“风力5级以上停止高空作业”铁律的生动写照。在300多公里的管内线路上,这样的“人机联防”时刻都在上演:
生产技术部第一时间将大风、极端天气预警信息传达至调度员,要求做好班前班中预想预防,一旦接到现场汇报恶劣天气情况,立即果断下达按恶劣天气行车的指令;
装车站重点检查站场施工材料、加固材料、围网、枯树、彩钢板建筑等存放情况,严防被大风吹入线路影响行车或造成人身伤害;
机车乘务员加强瞭望和鸣笛,发现人员、车辆、倒树等危及行车安全时,采取果断措施,防范发生相撞等事故;
工电人员加强对高柱信号机、道岔防尘罩、电缆槽盖板等设备稳固情况的检查,防止树木侵倒、围网倒伏、风滚草及漂浮物上线和硬飘浮物侵入限界;
机辆段机车运用车间20余名运管人员添乘盯控,并成功处置了30余条现场信息;
后勤段对通勤车辆进行专项检查,要求汽车驾驶员针对大风扬沙天气,可能出现方向跑偏、能见度不足等风险,“握紧方向盘、降低车速、仔细观察”,同时为室外作业人员配齐防风镜、反光背心等全套防护装备。
暮色中,又一列满载煤炭的列车鸣笛启程。铁道旁,头戴防风镜的巡线工们顶着漫天黄沙继续前行,他们的身影逐渐融入苍茫暮色。在这场人与自然的较量中,这群新时代的“铁道兵”用责任与担当,让“钢铁大动脉”始终保持着强劲的脉动。
4月12日凌晨,随着风力逐渐减弱,这场抗风沙战役接近尾声。站在调度所里,看着屏幕上逐渐恢复平静的线路,宁东铁路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军朝感慨地说:“这次考验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极端天气下的安全防线,是靠每个岗位的责任担当筑成的。我们不仅要打赢每一场硬仗,更要把实战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让铁路运输在任何极端天气下都能安全畅通。”
版权所有: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管理:信息管理部技术支持:神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110401300070号 京ICP备10032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