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4点,伴随着一声鸣笛,一列满载疆煤的集装箱列车缓缓驶入宁夏煤业公司洗选中心金能洗煤厂铁路专用线。在员工精准娴熟的操作下,一只只集装箱被平稳吊运至转载货车上,迅速驶出厂区,进入宁夏电力石嘴山电厂。 站在卸车站台上,看着眼前这一幕,孙国玉感慨万分:“从停产到重启,从煤炭洗选到铁路物流,这条路硬是被我们蹚出来了!” 孙国玉是宁夏煤业公司洗选中心金能洗煤厂厂长,他所走过的这条路,是一条从零起步、摸着石头过河的开拓创新之路,也是一条充满艰辛的二次创业之路。 时针回拨,受市场变化及国家环保政策调整、银北地区煤炭资源萎缩等因素影响,洗选中心下辖的金能洗煤厂、原西大滩洗煤厂于2016年后相继停产,太西洗煤厂处于减产运行状态。为了盘活闲置资产,开拓新的效益增长点,2022年,洗选中心经过调研谋划,依托银北地区闲置铁路资源,以金能洗煤厂为试点,开始尝试发展铁路物流相关业务。孙国玉正是在这时被任命为金能洗煤厂厂长。 “从参加工作一直在洗煤厂工作,从没接触过铁路物流,刚开始一点头绪都没有,真是两眼一抹黑。”已经闲置快6年的铁路专用线,铁轨上尘土覆盖,厂区里杂草丛生,留守人员普遍年龄偏大,身体状况较差,看着这一切,孙国玉倍感压力。 没有退路的时候,只能向前;前方无路,唯有硬蹚出一条路来。顶着巨大的压力,孙国玉一边跑市场熟悉业务,跟铁路部门反复沟通协调,一边推进专用线硬件设施建设,让闲置铁路资源能卸、能存、能装。 “原来的专用线条件达不到接卸要求,这是我们逐年一点一点完善的。”孙国玉说,困难固然很多,但干了才有机会、才有希望。随着业务启动,留守员工纷纷转岗,55岁的保卫员王师傅考取货运员证书,患病员工培训成验箱员,看护工变身机车巡检工、货配员…… 2022年4月,第一列“疆煤进宁”集装箱列车驶入金能洗煤厂铁路专用线,金能洗煤厂完成银北地区首列疆煤到达接卸。从最初的月装卸量不足1万吨,到如今年业务量突破60万吨,这条曾被遗忘的铁路线,成了洗选中心的效益增长线。孙国玉带领的这支“超龄战队”硬是把停运铁路打造成“疆煤进宁”重要枢纽,实现了闲置资产的华丽转身。 “别人眼中的包袱,现在是我们手里的钱袋子,只要敢想敢干,闲资产也能变成活水源!”有了金能洗煤厂的突破,孙国玉和他的团队干劲更足,也更有信心。 近两年,他们成功洽谈一分区疆煤快速卸车业务,利用银北区域翻车机及快装站资源,实现疆煤快接快卸快装及无烟煤入洗高效切换;在太西二分区疆煤代卸、代装业务的基础上,开展疆煤集装箱接卸业务、代配代转运及汽车发运业务,实现铁路线和公路线双线调入疆煤运营。 自铁路物流业务启动至今,洗选中心银北片区三个洗煤厂共完成代卸代装业务325.45万吨,闲置资产被盘活,企业也实现转型多元发展。 “我们在煤炭洗选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开辟了物流新赛道,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通过创业创收,人员工资也增长了一倍。”孙国玉说,这些都是大家靠实干干出来的,未来的路也依然要踏踏实实地继续走下去。
版权所有: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管理:信息管理部技术支持:神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110401300070号 京ICP备10032362号